8月31日,經濟日報刊發《大河安瀾靠什么——黃河流域陜西段水土保持調查》,報道西咸新區積極推進渭河、灃河、涇河治理,再現河道清水長流、兩岸碧綠的生態新格局,不斷刷新城市“顏值”。內容節選如下:
“一河一策”治水興城 黃河流域陜西段承擔了全省83%以上工業用水和78%以上生活用水,污染防治任務重。“十三五”以來,陜西分區域開展了渭河、延河、無定河、北洛河、清澗河、仕望河、涇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一河一策”精準治理。 渭水河畔,綠意盎然。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在渭河、灃河、涇河穿境而過的陜西省西咸新區,隨坡就坡、隨灣就灣的濱水生態景觀帶,像一條五彩綢帶,蜿蜒曲折地鋪設在渭河邊上。位于西咸新區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周邊1500畝的新渭沙濕地、2000多畝的澇渭濕地和5000多畝的渭濱濕地,盡顯生態之美。陜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轉化“特區”——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也落戶于此。從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到中深層無干擾供熱、裝配式建筑、合圍式巨構等,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諸多理念在創新港這個美麗小鎮集中應用,處處散發著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氣質。
西咸新區灃河金灣有一座全指標水質自動監測站,用于監測灃河入渭斷面水質。通過更新升級儀器,該監測站拓寬了水質自動監測的檢測因子種類,可對特征污染物進行有針對性的監測。該監測站管理者王團安介紹,監測內容涵蓋常規五參數(pH、溶解氧、水溫、電導率、濁度)、總磷、總氮、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流速、水位11項。 走出水質監測站,順著步道來到灃河邊上。“別看這里現在是公園,多年前到處都是垃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灃河水質特別差,簡直就是一個排污溝。”王團安是地道的陜西人,從小在灃河邊長大。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灃河綜合治理工程啟動,這里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飛鳥掠過水面,碧波蕩漾;岸邊休閑公園里,綠道伸展。這條綠道由渭河,灞河及其支流浐河、庫峪河,灃河及其支流潏河、滈河,以及秦嶺環山帶組成,稱為“三河一山”綠道網絡,是西咸新區踐行全域治水理念的生動寫照。灃河入渭口、伊人廣場、灃河生態濕地公園等,一大批河湖綜合治理亮點不斷刷新城市“顏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這里發現的鳥類有37種。“生態環境有沒有變化,鳥兒最知道!”站在西咸新區灃河入渭口眺望遠處,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徐軍前感慨地說。 (經濟日報 李萬祥) |
近日,陸家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之“保險+期貨”項目正式啟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王瑞昊 想要靠直播帶貨償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