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2024年1月8日A10版。 去年8月,南都調研欄目曾用兩個版的篇幅(詳見南方都市報2023年8月4日A06-07版)報道“茶有益”金融茶爆雷事件——一場把茶葉當作理財工具的博弈,致數百人投資變為一場空。時間來到2023年末,又有“金融茶”商家在廣州荔灣芳村茶葉商圈被指“爆雷”,引發關注。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茶葉集散地,近年來“金融茶”炒作與崩盤曾在此上演;上網搜索“廣州芳村”,“茶葉爆雷”“爆雷事件”并不鮮見——“金融茶”的頻繁出現,無疑令芳村茶葉商圈的招牌被貼了一張“負面標簽”。看客熱議之時,“金融茶”對茶葉市場的普通茶商們造成了哪些影響?正常經營的茶商們又是怎樣看待“金融茶”的?南都記者對此展開了走訪。 記者再探 市場拉起警示橫幅 商家招牌仍寫“投資” 據媒體報道,此次引發爆雷的是一家名為廣州市昌世茶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世茶”)的茶葉廠商,情況與南都調研此前刊登的“茶有益”爆雷公司情況相似,同樣是將新品牌普洱茶炒作到數萬元一提,同樣吸引了大量茶商投資入局,并在吸收一大筆資金后,茶葉價格迅速崩盤。從產品上市炒作,到價格崩盤爆雷,“昌世茶”只用了不到3個月,就已吸引超過500人投資入局,涉事金額超過億元。 2023年12月14日,記者沿芳村大道中一路走訪廣東芳村茶業城、南方茶葉市場、古橋茶街等茶葉批發市場。工作日的上午,前來采購茶葉的人并不多,一些商家忙著打包茶葉,還有商家在檔口架起手機直播賣茶,更多檔口內是三兩人泡著茶,等待客人上門。 經歷“金融茶”爆雷事件后,各茶葉批發市場里隨處可見屬地街道辦、派出所和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懸掛的宣傳橫幅,監管部門苦心勸導茶葉經營者遠離高額投資誘餌的同時,也表態要“嚴厲打擊非法資質詐騙犯罪”。但在不少茶葉檔口中,還是有商家在招牌上打出“交易”“投資”“收藏”等字眼。 引發12月初這輪爆雷的“昌世茶”,總部位于古橋茶街北區,位置不顯眼,但檔口規模比周邊大。僅憑其地段和外觀來說,如果沒有事先了解,外行人很難相信這里在短短3個月內,就帶動了數億元茶葉交易額。此時距離其爆雷已過去一周,整個檔口被彩條布圍蔽得嚴嚴實實,沒有留下任何文字告示說明,也無人再在現場討論相關事宜。看到記者在現場逗留拍照,一名保潔員上前提醒,“要處理事情的話,他們都去找街道辦協調了。” 對話茶商 炒作的多為普洱茶 市場正在變得浮躁 與“昌世茶”同在一個市場的一名陳皮茶商告訴記者,不同品種的茶葉有不同價值,有的茶葉以新鮮、時節體現價值,有的茶因產量稀少、工藝高超而值錢。 但市場里的商家都知道,“金融茶”的目的是炒作價格,而不是真正賣茶葉。“如果突然出現一個茶葉品牌,很多人搶購,又賣很貴,那么大家心里都會有底,它就是一種投機的工具。” 多名受訪茶商在談論“金融茶”時均表示,目前被用于炒作、理財的茶葉絕大多數是普洱茶,因為普洱茶產量大、受眾廣,并且擁有制作工藝復雜和可長期存放等特性,是收藏和投資者“講故事、抬價格”的絕佳素材。“茶有益”和“昌世茶”在爆雷之前,售出的普洱茶都曾一度炒至四五萬元一提,炒作方式也十分簡單。 有“茶有益”業務員曾告訴記者,“茶有益”制作過一份公開的茶價走勢表,上面的茶葉只有漲沒有跌,要漲多少都是公司老板自己決定,毫無市場邏輯。 茶商王先生認為,“金融茶”是茶葉品牌畸形營銷的衍生產物,也體現出當下的茶葉市場正在變得浮躁。他表示,一些茶廠為擴大產品名聲,打出品牌影響力,選擇花錢找托在市場推廣,炒作名氣,“后來就變質了,用各種手段抬價,欺騙經銷商和消費者,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圈錢。” 王先生還認為,如今消費者的消費意愿相比以前有所降低,線下茶葉市場又受到電商直播等新業態沖擊,使得一些茶商想賺“快錢”,“金融茶”就成了這些茶商冒險和投機的選擇。 王先生直言,“金融茶”的存在無疑會擠壓正常茶商的生存空間,“市場的資金沒有進到正常交易渠道,全部跑到金融茶那里去,就很難有人認真做茶葉生意了。” 經營綠茶生意的茶商謝先生則認為“金融茶”對其影響不大。他告訴記者,綠茶的價值在于新鮮和時節,少有收藏存放和投資炒作的概念。他自己也有固定的客戶群體,不會去接觸金融茶業務。 “真正做茶的商家、真正喝茶的人,不會去想這個。”謝先生稱,金融茶反復爆雷后,影響最大、最緊張的應該是持有其他金融茶的人。 縱觀現狀 監管措施加強 各方都想撕下“金融茶”標簽 茶商錢先生多年前曾投資過一款知名普洱茶品牌,他自稱因意識到“金融茶”的規則有漏洞,后來再也沒有參與其中。在他看來,“金融茶”與龐氏騙局無異,都是以茶葉為載體向投資者許以超高回報率,再選擇時機圈錢跑路。 既然是明顯的騙局,為何金融茶都是爆雷后才引起關注?“怎么查?都是茶商自愿主動買的,沒爆雷之前都沒人舉報,政府時刻有橫幅提醒你,天上不會掉餡餅。還有的資金盤做得太大了,牽扯的人太多,主導者不敢輕易跑路。”錢先生告訴記者。 面對“金融茶”,監管部門也在多方采取措施加強防范。去年9月,荔灣區發展和改革局向轄區茶商發布《告知書》,號召廣大商戶警惕非法集資,防范違法“炒茶”,誠信為本,守法經營,擔當社會責任。《告知書》稱,“金融茶”“天價茶”等炒茶行為存在風險,交易中或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與集資詐騙罪,要求廣大商戶堅決抵制以上違法行為,警惕非法集資風險。 而據“芳村茶葉商圈黨委”微信公眾號消息,去年12月8日,石圍塘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芳村茶葉商圈黨委召開了一場專題宣講會議,會議上官方將近期“昌世茶”爆雷事件通報為“茶葉交易糾紛”,并表示相關事件已基本平穩。 之所以稱為“茶葉交易糾紛”,或因監管部門無法將其認定為“非法集資”。荔灣區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辦公室回應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非法集資的特征之一,是許諾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投資回報。而昌世茶股東劉某曾向媒體表示,昌世茶從來沒有對外承諾過回購茶葉,也從來沒有承諾會上漲多少。 毫無疑問的是,芳村茶葉商圈各方都想撕下身上的“金融茶”標簽,打造茶葉市場的正面形象。在上文的專題宣講會議中,芳村茶葉商圈負責人表態稱,“要打造商圈誠信經營、放心消費的環境,重塑商圈正面形象”。 12月9日,廣州茶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偉在茶協第三屆理事會、監事會就職典禮上指出,要加大正面宣傳,消除個別事件的惡劣影響,為芳村茶市正名,“廣州茶協有信心有能力提升芳村茶葉市場的業界地位,為市場主體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 12月15日,南都記者致電廣州茶業協會提出采訪要求,接線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回應,短暫沉默后又補充道:“芳村95%都是在認真做茶的。” 總第160期 統籌編輯:董曉妍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魏志鑫 代國輝 實習生 章寶怡 南都政法與民生新聞部出品 |
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國有大行集體“降息”! 10月18日
近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