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臺上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同一個目的——存錢而相聚,他們知道彼此的收入支出情況,屬于“同道中人”。這些“熟悉的陌生人”通過在“搭子”群中訂立目標互相監督來完成存錢計劃。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搭子”群的規則也很多元,有的規模較小、規則相對寬松,主要以省錢為主,群成員每日只需匯報共享當日消費情況,有的則需要將個人昵稱更換為存錢目標,每日打卡記錄當日預算、支出和結余。 存錢“搭子”群內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有的負債累累,有的卻一直保持著存錢習慣。收入支出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相對私密的事,而在互不相識的“搭子”群中,他們卻更愿意袒露心扉…… 尋求“同道中人” 林筱曉(化名)是“搭子”群的參與者,也是發起人之一,作為臨近30歲“寶媽”的她不甘心只拿“死工資”,原本打算在社交平臺上尋找副業相關的經驗帖,卻搜尋無果,意外發現有關存錢的內容更多。 “都說錢是靠掙不是靠存,但對于大部分上班族來說存錢可能更為重要”,抱持著這樣的理念,林筱曉嘗試加入了一個具備打卡機制的存錢“搭子”群,但嚴格的機制使她選擇退出,“我們上班就天天打卡,現在存錢還要打卡,不喜歡這樣受限”。 糾結過后,林筱曉決定在社交平臺上組建自己的存錢“搭子”群,尋求有存錢想法的“同道中人”。目前林筱曉的存錢“搭子”群僅有幾人參與,群內并未設置打卡機制,群成員可自由分享當日消費情況、記賬軟件及省錢攻略。 與林筱曉不同,同為存錢“搭子”群發起人的曹曦月(化名)則在小紅書群聊中設置了存錢打卡模式。根據群公告,群成員在群內需按照“當月預算+年存款金額”的模式進行個人昵稱更換,每日需要按照預算、支出和結余的方式打卡記錄。 對于設置存錢打卡機制的原因,曹曦月表示,“這樣是為了知道大家的計劃方便互相監督,而每天打卡看到別人的開銷為零或者很少就會很有動力減少自己的開支”。 看似嚴格的存錢打卡機制吸引了不少有存錢想法的人,自2月末建群以來,曹曦月在社交平臺上建立的存錢“搭子”群已有130余人參與。初具規模的存錢“搭子”群也讓她萌生了拓寬渠道的想法,目前她在微信平臺也建立了類似的群。“兩個渠道模式都一樣,看個人喜好,更喜歡在哪個平臺上打卡”,曹曦月說道。 存錢“搭子”群的組成人員來自各行各業,有的負債累累,有的卻一直保持著存錢習慣。趙夢瑤(化名)便是因負債而加入存錢“搭子”群的,“欠了網貸,本來應該加入負債群,但這樣的群整體都有些喪,所以想加入存錢群獲得一些正能量”。 王宸(化名)自工作起便保留著存錢的習慣,兩年來,他堅持每個月將固定收入的60%存下來,剩余的錢用于支出。對于加入存錢“搭子”群的原因,他表示,“主要想有個伴兒,看別人存錢也很快樂”。 收入支出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相對私密的事,而存錢“搭子”多是陌生人,在相互不熟識的前提下,他們更愿意袒露心扉。在多個存錢“搭子”群內,群成員大方地分享著自己的工資收入、每日開銷,甚至工作、家庭及戀愛情況。 “這些事在現實生活中算是比較私密的事情,不太方便和別人說,但在線上,反正誰也不認識誰,倒是沒那么多顧慮。”王宸坦言道。 存錢“搭子”緣何興起 近兩年來,從提前還貸、存款特種兵,再到如今興起的存錢“搭子”,普通人對儲蓄、理財、財富規劃的意識在悄然發生改變。在社交平臺上,以“存款”為主題的帖子也層出不窮,眾多網友分享著自己的存款攻略,大額存單、特色存款、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高等話題也往往會獲得網友熱烈討論。 根據存錢“搭子”群發起人所述,多數人加入存錢“搭子”群是因為年齡增長儲蓄意識增強,在從“0”到“1”的財富積累階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回歸最基礎的理財方法,也就是存錢。 去年突然走火的存款特種兵也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為了更高的存款利率,他們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存款,只為找到利率更高的銀行存款;也有人蹲守大額存單、遍尋銀行客戶經理,只為第一時間發現利率較高的存款產品。 星圖研究院研究員薛洪言指出,存錢“搭子”群的興起,也是對前些年消費主義的一種反思。當更多人開始正視存錢的意義,對過往沖動消費習慣開始反思后,為更好地塑造新習慣,存錢“搭子”現象就應運而生。 在近年來投資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居民對投資理財的風險偏好亦有所降低,導致存款增速加快,人民銀行此前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為289.9萬億元,同比增長9.6%,比年初增加25.4萬億元,同比少增3978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為284.3萬億元,同比增長10%,比年初增加25.7萬億元,同比少增510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長約16.67萬億元至136.99萬億元 ,增速為13.8%。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存錢“搭子”群興起,一方面是因為許多年輕人對于人生有著更明顯的規劃意識,目標明確;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樣的社群提供了相互激勵和經驗交流的平臺,心理上的“歸屬感”也有助于增強存錢動力和學習理財技巧。 收入支出“賬本” 收入消費相當常作為存錢“搭子”群的選擇標準。林萍(化名)曾加入過一個年薪20萬—30萬的“搭子”群,但由于收入消費不在一個層級、目標不一致,便退出后又選擇了一個門檻較低的社群。對于收入相對較高的周洲(化名)則相反,在低于他收入的“搭子”群內,無論他說什么,都被人視為“在炫富”。 在挑選到合適的存錢“搭子”群后,如何存錢便成為重要的考慮因素。林萍每個月發工資后,會將工資的40%存入銀行定期,剩余60%則是預算開支,預算開支部分她會選擇兌換成現金,再規劃出每周可花費的金額。 王杰(化名)則選擇每個月月底存入固定金額的錢,剩余的隨意支配,他拒絕移動支付,“移動掃碼支付完全無感,尤其是對于缺少自制力的人來說,完全沒啥錢的概念”。 林萍加入存錢“搭子”群前處于負債狀態,2024年她給自己訂立的目標是還外債3萬、存錢5萬。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已初見成效,“入群后能省很多不必要的開支,也會有姐妹分享一些淘寶、京東‘薅羊毛’的方法,很有用”。 作為發起人的林筱曉也在群內成員的相互監督鼓勵下,體會到存錢的快樂。“以前喜歡買衣服、包包,柜子塞得滿滿的還總覺得沒有衣服穿,開始存錢后反而更自在,天天穿著黑棉襖把重心放在了自我提升上。” 在明明看來,存錢“搭子”群內成員主要是通過互相激勵和監督來強化個體的行為約束和改變,在社交網絡的載體中,為大家提供了一種行為引導和習慣養成的機制。 警惕潛在風險 存錢“搭子”主要是追求穩健收益的群體,核心目標在于存錢,而對于存錢后如何打理多數人則沒有規劃。 多名存錢“搭子”群內成員表示,存下來的錢主要放入銀行,而活期存款便成為他們的首選,因此對于存款利率的下行,他們也不是過分關注。“反正也不指望利息,主要目的是存錢、不花,存下來就好了。”曹曦月說道。王杰也表示,“銀行利息沒多少,存活期隨用隨取,說不定哪天就花了”。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存錢“搭子”其實是兩種功能,一種功能是相互激勵,交換心得,另一種功能是抱團取暖,集中資金優勢,拓寬投資渠道。存錢“搭子”有效的前提是存錢,而不是風險投資,核心是集思廣益地找到相對低風險的投資方向。 存錢“搭子”群為熱愛存錢的群體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渠道,不過在這個渠道中并非沒有風險。明明表示,在這種陌生的社群中,個人參與者不要輕信社群中的理財產品推薦,也不要盲目給陌生的“搭子”進行轉賬或匯款。警惕金融陷阱和騙局,保護財產安全,確保個人財務的穩健和安全。 薛洪言也表示,在公開場合公布個人或家庭收支信息,既存在敏感信息泄露風險,也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覬覦。當存錢“搭子”只是一種小眾行為時,利大于弊;若這種現象逐步普及,很容易成為信息泄露和金融欺詐的沃土,個人參與者需未雨綢繆,提高警惕。 對于在存錢的同時,如何做好自身資產的規劃,明明建議,居民首先應該準確認知自身的收支情況、風險偏好及投資需求,合理劃分消費、儲蓄、投資的比例,結合個人實際和未來預期,控制負債規模。投資方面,面對存款利率下行,也可以考慮其他理財產品,但應當選擇符合自身風險等級的產品,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不能追求保本的同時追求高收益,可以對個人資產進行合理的劃分,一部分資金賺取穩定的收益,一部分資金博弈更高的回報,通過投資多元化分散風險的同時,實現財富增值。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 |
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國有大行集體“降息”! 10月18日
近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