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壯大市場主體,優化涉企、便民服務政策,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推行系統化、集成化改革……今年以來,威海南海新區多管齊下優化營商舉措,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企業開辦指標】 “六面體”改革服務企業生命全周期 南海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深化企業開辦“一鏈辦理”,保證市場主體營業、辦稅、開戶等6個環節一鏈完成,同步縮短“環節面”;融合既有檔案,提高“電子證照”、歷史數據的使用力度,全覆蓋推廣《住所使用告知承諾制》,減少“材料面”的覆蓋面積;由企業開辦擴展至企業注銷,全力推動“不見面”審批改革,加大商事登記智能“秒批”設備、全程電子化等網辦力度,實施全程網辦“簡易注銷”“1+N”套餐式注銷,首次推出“紅馬甲”服務管家,一對多服務企業,實現企業由進到退,在“次數面”可以“一次辦好”。 文登區稅務局南海分局開展與審批、稅控等多單位“對桌”辦公,實行涉稅業務“一網通辦”,融合362次免費郵寄“票e送”,即申即辦即送,壓縮“時限面”47個工作日。 南海新區財政與審計局推出新設企業“免費印章刻制”服務,已提供免費印章2981個,在“成本面”降低企業投入60余萬元。 【辦理建筑許可指標】 “五包”服務促進項目落地“快準穩” 南海新區住建交通與應急管理局牽頭多部門,通過“五包”服務為全區60余個項目實行包手續辦理、包施工建設、包設備進駐、包項目督導等服務,分類分項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定期召開協商推進會,對項目建設做到全程跟蹤、全面服務、全力推進。 南海新區應急管理局、行政審批服務局協調推進建設領域改革,與南海新區住建交通與應急管理局協調優化手續辦理、施工建設、設備進駐等流程,集中水電氣暖等與項目服務相關聯的市政公用服務單位進廳設置窗口,簡化3處手續環節,優化報裝時限20個工作日;將51項工程建設事項納入威海市工程建設審批平臺,大力推動“五證合一”“聯合驗收”改革,減少提報環節6個,有效壓減審批材料50%以上;實施項目“服務大使”制度,建立項目分包責任制,全流程服務項目建設;推行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改革,對符合項目要求的小型項目推行簡易審批手續,化繁為簡,目前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辦理施工許可證耗時由3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審批環節由4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企業辦理零成本,申請材料壓縮20余份。 南海新區經濟發展局、農業海洋局、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開展區域化項目材料申報,在全市范圍內率先開展區域評估工作,通過進行區域化評估評審,原來由企業各自進行的各項評估評審,由政府統一組織,結合功能園區定位,提前完成園區建設項目前置審批環節涉及的有關評估評審,形成整體性、區域化評估評審后,評估結果共享,入駐項目無需再單個申報,審批時限大大壓縮,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大大減輕企業經濟負擔。 【政務服務指標】 “零距離”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南海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創新推出“零距離”服務,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推進,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結合自身優勢,通過集中鎮村,打造“1(中心)+2(鎮街)+36(企業園區、村社)+N(小區)”四級便民服務體系,層級分明管理清晰,事項暢通流轉,實現辦事服務“門前辦”;依靠人員集中優勢,在人群聚集地開展“便民服務流動站”,設立3處便民服務點,組成專業服務隊伍,現場辦理5類39項便民服務事項,對特殊人群開展“點單式”上門服務,滿足群眾辦事需求,截至目前,到便民服務流動點服務37次,幫助企業群眾辦理證照15個,提供咨詢服務百余次;借助部門集中優勢,通過“窗口前移”形式,派駐人員3名、下放事項28件,辦理業務67次,打通層級、部門限制。 【包容普惠創新指標】 優質基礎服務打造一流競爭實力 南海新區科技金融局強化政策引領,扶持創新發展,先后出臺《威海南海新區管理委員會關于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威海南海新區管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搭建起南海新區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優化服務能力,建立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梯隊培育機制,綜合運用項目、平臺、金融等政策,打好科技型企業培育組合拳。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工業企業的沖擊,南海新區科技金融局對區內60家工業企業進行了全面梳理,重點摸排企業主導產品生產情況和配套產品需求情況,推進精準對接,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后產業鏈上下游不暢的問題;堅持“產業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強與高校研究院合作,依托威海科創城,與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為南海新區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南海新區黨群與人力資源部開展人才吸引工作,通過“安居”“樂業”“固巢”三大板塊,全方面吸引人才落戶。啟動“安居”工程,建成三處面積50-113平方米不等的人才公寓約800套,同步推進海瀾郡小區和地中海小區約200套人才公寓建設,全力滿足人才多樣化的入住需求;落實“樂業”需求,出臺《威海南海新區人才公寓管理辦法》《威海南海新區關于實施“十百千萬”英才工程的意見》,對申請對象、申報條件、審核程序、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嚴格規定,明確提出在南海新區企業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可享受配偶子女安置、住房保障等優惠政策,為優秀人才落戶保駕護航;持續進行“固巢引鳳”,開展校企合作,發展流動人才,與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創新合作,設立安屯尼信息技術學院,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打破常規課程體系設計,強化學生職業崗位勝任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知識型、創新型、應用型高素質技能人才。目前,已集聚起50余名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人才稱號的專家以及一批有海歸背景、博士學歷的人才。 南海新區外宣辦開展“以名人效應帶動文化藝術發展”主題活動,提高群眾滿意度,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與部分文化名家簽署合作協議,以開展藝術創作等工作為主體,用文化名家的影響力拉動南海新區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南海新區公共服務局推出“普惠制”教育,建立威海南海新區天立學校、南海新區第一實驗小學、南海高中、青苗雙語國際學校等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國際教育的完備教育體系,實行了從學前階段至高中階段共15年的“普惠制”免費教育,吸引更多人在南海求學;充分梳理區域資源,借助區內文化、體育、科研等優勢,建立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梅蘭芳大劇院等涉及海洋文化、國學堂、乒乓球、機器人等特色場地,提升區域文化氛圍,建立少年兒童眼健康科普館等,不斷釋放城市發展紅利。 南海新區農業海洋局為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保證糧食產量,對區內大塊土地進行田間路網規劃建設,打造完整的道路網體系,配齊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更好地進行集約式經營;引入北大荒集團先進的種植設備、技術,由北大荒集團統一經營管理5000畝土地,全面實施統一大規模現代化集約化的生產方式,為群眾增收300多萬元;新建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鄉村振興產業園,引導一批返鄉人員就業創業,結合城市管理、農業發展,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實施政策支撐引領,出臺《關于推動優質農業項目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等15項政策給予真金白銀扶持,投入3700萬元支持農業企業,涵蓋農林、畜牧等多個領域,引領帶動萬和七彩、景翔果蔬、北美冬青、萬鑫畜牧等農業產業蓬勃發展;不斷強化項目帶動,打造南海新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農產品初加工能力提高,補齊農業發展短板,實現農業“新六產”融合發展;持續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舉辦2021中國·威海草莓產業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優質草莓苗展示會,提升威海草莓產業在全國的影響力,帶動鄉村產業振興。(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李萬玉/文 資料圖) |
王健林賣掉了萬達在美國傳奇影業的全部股權。 10月14日,
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 兄弟姐妹們啊,今晚簡單看點海內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