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登海 西安報道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陜西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進行了廣泛的營商環境改革,在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等方面持續探索,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按下了快進鍵。 站在離企業和群眾需求最近的地方,今年以來,秦漢新城破除為官不為的“懶政”現象,主動出擊,不斷延伸拓展服務內容,“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營商環境體驗官”“營商環境微講堂”等創新舉措不斷涌現,在細微之處用有溫度有成效的服務,為企業解難紓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記者在秦漢新城采訪發現,秦漢新城已經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為營商環境、時時都有營商環境的理念,如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已經是每一個部門、每一個黨政干部日常工作中思考的問題。 秦漢新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系列改革舉措,正為改革發展帶來越來越強的“化學反應”,有力支撐秦漢新城高質量崛起。 “多測整合”改革邁出新步伐 工程建設項目“多測整合”改革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安排,也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秦漢新城有序推行建設工程項目“多測整合”改革,出臺《秦漢新城工程建設項目“多測整合”改革實施辦法》,將工程建設項目在行政審批階段涉及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按照“統一標準、高效服務、成果共享、開發市場、依法監管” 的思路,整合測繪事項、明確實施范圍、實施流程、入庫條件和相關監管要求。 秦漢新城積極選取符合《測繪資質分類分級標準》規定的資質等級和作業限額測繪單位,在新區中介服務超市進行注冊登記入庫,承攬“多測整合”業務。按照“非禁即入”市場準入原則,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允許符合條件的測繪單位進入“多測整合”市場承攬業務,目前已有秦漢新城勘察測繪有限公司等28家企業成功入駐,涉及勘察測繪、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質檢測、環境影響評估等多個方面,有效構建起中介服務機構公平競爭平臺,進一步方便了轄區企業選擇優質高效的中介服務公司,切實為建設單位減負。 秦漢新城設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多測整合”服務窗口,建立“多測整合”測繪成果共享機制,優化成果資料提交、利用與共享流程。“多測整合”成果依據工程建設時序分別提交,前期已經提交且沒有變化的成果,后續環節不需要再次提交;凡是可以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系統獲取的成果,不需要重復提交;凡未提交至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系統的“多測整合”成果,相關部門不得采用。 “以前,建設單位往往需要分別委托不同的測繪單位進行重復測量,存在多次委托、多次測量、成果不共享、前后不統一的現象,聯合測繪通過測繪服務機構的一體化服務,避免了建設單位多頭銜接和重復測繪,同一標的物只測一次,不僅節省了時間,還降低了建設工程成本。”秦漢新城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多測整合”改革后,同一標的物各項測繪成果只報送一次,有效減少重復測繪和多部門審批,測繪成果由窗口在并聯審批系統推送各主管部門審核確認,經確認后的成果才能用于后續的業務辦理。聯合測繪不僅節約了企業的時間和金錢,更能預防多次重復測繪間的數據打架,通過數據成果共享互認方式,使得工程項目進展更加順利。 據介紹,自實施以來,已有格林小鎮、春城十八里二期等10個項目實現“多測整合”。避免了建設單位多頭銜接和重復測繪,進一步提高了項目報建效率,加快了建設項目落地,為企業減輕了負擔。 在細微處優化服務水平 有序推行建設工程項目“多測整合”改革,只是秦漢新城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秦漢新城進行了廣泛的營商環境改革,在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等方面持續探索,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按下了快進鍵。也是這幾年時間里,秦漢新城廣大黨員干部甘當“店小二”,主動作為,活躍在服務企業和群眾的第一線,諸多困擾企業和群眾的難題迎刃而解。 經過幾年的努力,秦漢新城的營商環境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群眾、企業來到秦漢新城政務大廳,辦理的事項在哪些窗口一目了然,操作流程簡單易懂,工作人員在服務態度熱情誠懇的同時,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事難辦、臉難看”的情況已經絕跡,政務服務工作不斷贏得群眾和企業的“好口碑”。 今年以來,秦漢新城瞄準市場主體或辦事民眾的難點、堵點、痛點,不斷延伸拓展服務內容,一些便捷、高效、周到、細致的服務舉措,為營商環境加上了“優”字標簽。 例如,為了發現并改進機制不完善、制度不合理、流程不科學、環節不銜接及監管方面的制度漏洞等問題,秦漢新城組織開展的“營商環境體驗官”活動,讓工作人員以群眾的身份體驗辦事流程,站在群眾的角度來發現實際問題,通過感同身受的體驗后,精準識別“痛點”、改革“堵點”、攻克“難點”。 “我們作為工作人員,以前總疑惑群眾為什么經常會把表格填錯,體驗過之后,就能理解群眾辦事的困惑和難點了。”西咸新區秦漢新城農業農村局審批人員化身“營商環境體驗官”,以群眾身份體驗建筑物更名整個辦事流程后說,在服務企業上更加自覺、主動、積極,真正做到將心比心。 又例如,為了更好地支持企業發展,秦漢新城稅務局在前期組織稅務干部職工學習培訓的基礎上,又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對“稅收智慧幫手”“專票電子化”及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無憂開票”等方面內容對轄區納稅人進行專題培訓,并針對納稅人提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開票范圍、真偽判定等問題,進行了互動式的答疑解惑。 再例如,秦漢新城營商辦聯合政法工作部圍繞勞動合同法開展的“營商環境微講堂”活動,聯合財政局(金融辦)舉辦了以金融服務為主題的“營商環境微講堂”,都是站在企業需求的角度,真心實意地為企業辦好事、為市民辦實事。 “營商環境的好壞往往體現在很多細節上,哪些地方存在手續繁雜、效率低下的問題,哪些領域群眾反映集中、企業反映強烈,需要繼續解決,我們時刻保持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秦漢新城的一名干部說,以前都是按照問題導向尋找解決辦法,而現在是從“坐等上門”變為“主動出擊”,從細微處優化營商環境。 多方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從促進一個地區的整體發展來看,營商環境是一項跨部門、跨區域、跨層次的系統工程,是一盤棋,不是只有發改委、商務部門來做招商。” 此前有專家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需要增強人才政策的配套和保持延續,不斷提升城市“太太指數”“先生指數”“奶酪指數”。 “太太指數”,是指人才環境建設要關注人才及其家庭的訴求,特別是要關注人才太太的滿意度。有沒有讓家庭安心、讓太太滿意的環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核心關鍵要素;“先生指數”,是指發展空間有多大,有沒有圈子,下了班跟誰待著,反映的是城市宜業程度;“奶酪指數”則標志的是城市開放程度。 事實上,近幾年來,秦漢新城各級各部門在居住環境、 社會治安、義務教育、看病就醫、文體生活等民生領域持續發力,讓當地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 在社會治理方面,秦漢新城不斷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探索,不斷推動公共資源下沉服務,在各街辦設立“平安驛站”,將過去“主導型”機構轉變為現在的“服務型”“協調型”機構,通過將公安、衛生、司法、民政、勞動保障等部門聯系起來,協調幫助解決困難群眾在教育、醫療、法律服務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實現了政府服務方式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單一服務向綜合服務轉變。 在教育方面,秦漢新城高度重視教育發展,按照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及品質提升計劃,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教育基礎,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21億元,高標準建成了秦漢中學、秦漢小學、渭柳中學、蘭池學校、渭柳小學等16所學校,改擴建幼兒園4所,累計新增學位18780個。渭城學校、蕭何路學校、秦興小學、秦韻小學等學校將陸續開工建設,基礎教育設施不斷加強。 同時,為快速提升教育質量,秦漢新城還不斷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按照“名校+”的模式,引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西安市第一中學、西安市后宰門小學等名校,補齊教育發展短板,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在醫療健康方面,秦漢新城始終把建設“健康之城”作為發展目標之一,全方位打造大健康產業鏈,提升區域醫療健康發展水平。 現有醫療機構102家,開放床位370張,醫務人員近300名。在建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陜西省西咸新區人民醫院),總投資26億元,設計年門診量超50萬人次,年住院量超3萬人次,預計2022年初投入使用。 此外,秦漢新城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持續穩步增加,渭河、涇河秦漢新城段水質已提升至Ⅱ類,優于考核標準,同時,口袋公園、綠色步道等設施的建設,更是提升了秦漢新城宜居宜業的城市品質。 |
王健林賣掉了萬達在美國傳奇影業的全部股權。 10月14日,
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 兄弟姐妹們啊,今晚簡單看點海內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