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教育部:十年来,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教育这十年

新资讯 2022-7-19 17:21 中国教育报 21 0

今天,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效。具体内容快和小编一起来看——



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高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教育部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最高追求,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碳中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区块链等多个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用卓越的创新书写科技报国的优秀答卷。


一是积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高校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出一批重要成果,例如北京大学在全球首创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系列新方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校快速响应,数十所高校万余名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二是扎实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校牵头承担了40%的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研发计划,积极攻克种业技术难关。


三是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教育部先后和北京、上海签署了有关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清华大学与浙江省共建长三角研究院,并以此为引领累计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平台50余个,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孵化培育科技企业2700余家,其中规模超百亿企业近20家,推动了柔性电子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四是有力支撑科技冬奥成功举办。清华大学主导设计了雪如意大跳台,浙江大学保障冰丝带安全运行,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支持建造最美、最快的冰,哈尔滨工业大学助力水立方冰立方华丽变身,东华大学让冬奥会火炬能够飞扬起来,北京理工大学打破冬奥电动客车的低温禁区,共同支撑了一届科技范十足的北京冬奥会。


聚力打造国之重器


高校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雷朝滋表示,十年来,教育部组织高校立足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


发布会上,雷朝滋介绍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就。十年来,我国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不断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高校近三年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物理学领域,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的物理效应之一,也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获得了2018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获得了2019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材料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革新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制的新型介孔催化剂可大幅提升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此外,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等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


据统计,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


雷朝滋介绍,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聚力打造国之重器。高校坚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


在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逐日、高速铁路、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国工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数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北京大学研发了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助力我国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批量应用;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依赖。


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雷朝滋表示,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创新资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高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跃升。


一是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十年来,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建设了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


二是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支撑了数百万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


三是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十年来,高校R&D拨入经费从2012年的76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92亿元,十年累计拨入经费总额上万亿。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由2012年的391.8亿元增至2021年的847.5亿元,增长超过116%。高校科技活动中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20.9万人年增长到2021年的33.4万人年,增幅近60%


四是国际科技合作更加广泛。十年来,高校共派出近40万人次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人员174万人次,发表特邀报告18.7万篇、交流论文88.3万篇。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广泛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建设了70多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五是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升。十年来,教育部不断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率先调整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推动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落地,着重发挥产权激励和评价导向作用,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显著提升。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十倍,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也实现了质的提升,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


下一个十年,如何推动科技创新?


教育部将这样做


能否有效支撑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是检验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今天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雷朝滋介绍了对于科技创新工作下个十年的思考和部署。


雷朝滋介绍,今后,高校有组织科研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基础研究一定要提高层次、提高质量,要瞄准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组织跨学科团队,长期坚持、长期积累,力争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


二是要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既要加快战略高技术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又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把科技的命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要在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上下功夫。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等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人才优势,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资源聚集,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四是要在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要主动与行业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加强对接,走好有组织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三部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我们要大力推动四个转变雷朝滋表示,在项目组织上,从被动的接单式向主动谋划、主动服务转变,建立重大任务组织机制,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平台建设上,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围绕重大需求和攻关任务,加强培育布局;在团队建设上,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在支撑引导上,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要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欣 见习记者 程旭)


责任编辑|王佳实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bbbfeiibyy.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bbbfeiibyy.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夜夜草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