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場,中國出境旅游的恢復,對于全球旅游市場恢復將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旅游業要走出疫情影響,重現繁榮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還將經歷較長時間、應對不少挑戰。這就需要行業企業快速行動起來,順勢而為,做足準備迎接入出境旅游有序穩步復蘇 圖蟲創意 供圖 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總體方案》提出,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取消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游。 《總體方案》的發布,意味著我國受疫情影響按下“暫緩鍵”的入出境旅游有望正式重啟,宣告中國游客這支世界旅游大舞臺上的生力軍加速回歸,也為國內乃至全球旅游業恢復生機提供了底氣和信心。《總體方案》發布后,西班牙、法國、奧地利、泰國等國駐華使館和旅游機構紛紛在微博發帖,歡迎中國游客到訪旅游。 我國從2012年起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這一趨勢因疫情影響而“中斷”。疫情前的2000年至2019年,我國居民出境人數增長了17倍;2019年居民出境人數達1.69億人次,居民國際旅游支出一度占世界旅游總支出的近五分之一。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我國出境旅游人次急速下滑。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2—2023)》顯示,2020年至2022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累計減少4億人次。以香港為例,疫情前每年接待內地旅客超4300萬人次,而2021年這一數據僅為6萬人次,差距巨大。隨著入出境政策的優化調整,旅游業有望正式告別最難熬的三年,迎來穩步有序復蘇。 我國巨大的出境旅游人數和國際旅游消費規模,推動著出境旅游市場形成穩定的發展預期,并為世界旅游業發展乃至全球經濟復蘇帶來巨大紅利。可以預見,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場,中國出境旅游的恢復,對于全球旅游市場恢復將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當然,旅游業要走出疫情影響,重現繁榮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還將經歷較長時間、應對不少挑戰。這就需要行業企業快速行動起來,順勢而為,做足準備迎接入出境旅游穩步有序復蘇。 一是做好形勢研判、預判,打足“提前量”。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口徑,奧密克戎毒株仍在全球廣泛傳播,目前還沒到宣布新冠大流行緊急階段結束的時候,疫情對于旅游業的持續影響也不會立刻“轉向”。此外,國際形勢及全球經濟影響也會帶來各國入出境政策、匯率等的不確定性,影響供應鏈資金周轉和恢復速度。對于重啟后的出入境旅游,可以參照已經開放國家的經驗,深入研判與旅游直接相關的交通、酒店、餐飲以及景區等行業鏈條恢復情況,探討郵輪游艇旅游、休閑度假旅游、觀光購物游等重點旅游業態復蘇趨勢,分析重點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分布狀況、熱門目的地入境政策動向等,打通制約旅游恢復的梗阻環節,引導市場主體行為,如做好航空運力調整、旅行社境外產品的供應鏈重塑、護照及簽證辦理、人員配置等;同時,積極應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便捷的信息共享平臺,為旅游業全面走出疫情影響提供技術支持。 二是推進供需兩側調整,做好“必修課”。三年來,受疫情影響,旅游行業供需兩側都出現了部分時間、部分領域的“停擺”和“紊亂”。建議按照“優化供給、釋放需求”要求,持續做好旅游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作,以游客為中心,不斷提升入出境旅游服務的便利程度,優化簽證政策、通關措施;服務入出境游客在行前預訂、金融結算、移動支付、網絡服務、證件使用、語言交流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制定更詳細的措施。同時,針對目前國際機票價格依然處于高位、提升國際航班恢復運力等問題,一方面,積極協助做好國家間、區域間溝通協調工作,掃清政策障礙;另一方面,努力引導市場主體在供給側迅速反應、調整,有序復航熱門航線及新增新興目的地航線等。 三是推動業務結構優化,補齊入境旅游“短板”。當前,各國旅游行業大多處在疫情恢復、調整期。面對新的市場變革和游客結構變化,如何為入出境游客提供更具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此外,對我國而言,在入境旅游方面補齊短板,向旅游強國邁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18年,全球國際旅游總收入達到1.76萬億美元。其中,收入最多的美國為2377億美元,占全球13.46%的份額;我國為404億美元,占全球的份額只有2.29%。 對此,行業主管部門和從業者應充分抓住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的機遇,持續優化入境政策,以更開闊的胸襟,更便捷的條件和更安全舒適的環境,吸引更多國際游客。同時,創造更好的國內旅游環境,吸引更多國內高端旅游群體在國內旅游消費。(作者:特約評論員 馬振濤;編輯:宋雨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