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的歷史源遠流長,宮殿、陵墓、廟宇、園林、民宅。幾千年來,建筑杰作不斷涌現。中國古代建筑優美柔和的輪廓、變化多樣的形式令人贊嘆。這些特色的古建筑構件,你了解多少? 飛檐 飛檐是中國傳統建筑的一大特色,多指屋檐翼角向上翹起,如飛舉之勢,《詩經》有云“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它是中國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種特殊處理和創造,常用在亭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的屋頂轉角處。 通過檐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動感,仿佛是一種氣將屋檐向上托舉,建筑群中層層疊疊的飛檐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筑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斗拱 斗栱,又作斗拱,別稱斗科、欂櫨,是中國木構架建筑結構的關鍵性部件,在橫粱和立柱之間挑出以承重,將屋檐的荷載經斗栱傳遞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裝飾作用,是中國古典建筑顯著特征之一。 雀替 所謂雀替,鳥雀替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橫材(梁、枋)與豎材(柱)相交處,作用是縮短梁枋的凈跨度從而增強梁枋的荷載力;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防止橫豎構材間的角度之傾斜。 其制作材料由該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決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雀替的雛形在唐代之前就已出現,在宋代的《營造法式》中叫“綽幕”,有龍、鳳、仙鶴、花鳥、花籃、金蟾等各種形式。雀替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還可以減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頭的抗剪能力。 鴟吻 鴟吻,又名螭吻、鴟尾,為中國神獸,龍的第九子。中國古建筑的岔脊上多有裝飾小獸,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不僅能加固房脊,還有避火災之意。唐代木構建筑的鴟吻一般作鴟鳥嘴或鴟鳥尾狀。 照壁 照壁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時特別流行,一般講,在大門外的屏蔽物。古人稱之為:"蕭墻"。因而有禍起蕭墻之說。在舊時,人們認為自己宅中不斷有鬼來訪,修上一堵墻,以斷鬼的來路。因為據說小鬼只走直線,不會轉彎。另一說法為照壁是中國受風水意識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稱"影壁"或"屏風墻"。 照壁以形論有一字、雁翅、撇山、座山,以材質分有琉璃、磚石、木瓦。唐時,照壁之美就已驚艷世人,詩人司空曙有“云母屏風光照壁”之嘆。 鋪首銜環 鋪首是含有驅邪意義的傳統建筑門飾。漢代寺廟多裝飾鋪首,以作驅妖避邪。在民間門扉上應用亦很廣,為表示避禍求福,祈求神靈像獸類敢于搏斗那樣勇敢地保護自己家庭的人財安全。 門扉上的環形飾物,大多冶獸首銜環之狀。以金為之,稱金鋪;以銀為之稱銀鋪;以銅為之,稱銅鋪。其形制,有冶蠡狀者,有冶獸吻者,有冶贍狀者,蓋取其善守濟。又有冶龜蛇狀及虎形者,以用其鎮兇辟邪。而獸首銜環之冶,商周銅飾上早已有之。它是獸面紋樣的一種,有多種造型,嘴下銜一環,用于鑲嵌在門上的裝飾,一般多以金屬制作,作虎、螭、龜、蛇等形。 門當戶對 門當是中國傳統建筑門口的相對而放置呈扁形的一對石墩或石鼓(因為鼓聲宏闊威嚴、厲如雷霆,人們以為其能避鬼推崇)。包括抱鼓石和一般門枕石,在古代,不同等級的家室門當的等級也十分森嚴。大門兩側,放置門當。圓形為武官,象征戰鼓;方形為文官,象征硯臺。 戶對,中國傳統建筑構建之一。與門當相對,為門楣上突出之柱形木雕(磚雕),上面大多刻有以瑞獸珍禽為主題的圖案。因一般成雙數出現,故名“戶對”。“戶對”僅為官者的院落才有。“戶對”是置于門楣上或門楣雙側的磚雕,木雕。 根據建筑學上的和諧美學原理,大門前有“門當”的宅院必有“戶對”,所以,“門當”、“戶對”常常被同呼并稱。又因為“門當”、“戶對”上往往雕刻有適合主人身份的圖案,且“門當”的大小、“戶對”的多少又標志著宅第主人家財勢的大小。 瓦當 屋檐前端的一片瓦為瓦當。瓦者,具有圓弧的陶片,用于覆蓋屋頂;當者,瓦面上帶有花紋垂掛的圓形或半圓形擋片。 青磚黛瓦之美,讓人傾倒。唐代瓦當以圓形居多,常以植物花草為紋飾。長沙央著的瓦當,輕靈秀美,令人想起李商隱“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的詩句。 馬頭墻 馬頭墻,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墻,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墻又稱之為封火墻。 |
今日,記者獲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了“入境游激勵政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近期,國內機票價格快速回落,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