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與縣域發展”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辦,與會專家圍繞政府、企業和社會如何共同助力鄉村振興與縣域發展等議題展開研討,發布研究報告,解讀阿里以鄉村特派員制度為中心的互聯網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做法及模式。 在推進“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模式調研”的工作中,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發現阿里鄉村振興的模式具有典型性和創新性。為此,研究中心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深入訪談和問卷調查,最終形成《阿里鄉村振興模式研究報告》。“研究發現,阿里巴巴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以鄉村特派員制度為中心的鄉村振興模式,該模式依托三個主體(政府、阿里巴巴及其他社會力量),運用三類要素(產業、人才、科技),以激活縣域內生發展動力來推動鄉村振興和縣域發展。”清華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曉斌在現場對報告進行了解讀。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與阿里公益達成鄉村振興研究合作。(受訪者供圖) 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光謙表示:“我們以阿里鄉村振興模式為典型案例來研討,就是推動思考企業如何助力鄉村振興等課題。同時,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和阿里巴巴鄉村振興基金聯合開展研究,是開展校企合作,推進實踐和理論相融合的有效形式。” 據悉,在阿里鄉村特派員制度下,阿里巴巴選派資深優秀員工深入欠發達縣域,從欠發達縣域的資源稟賦和發展難點出發,把阿里的數字化能力與鄉村的特色結合起來,制定“定制化”發展方案和鏈接各類資源,推動形成鄉村振興的三類典型路徑。典型路徑一:引平臺資源、強農業產業、育電商人才;典型路徑二:賦數字科技、育文旅人才、促三產融合;典型路徑三:承產業轉移、賦數字思維、促人才就業。 阿里巴巴鄉村振興特派員模式圖。 幾年來,阿里公益通過該模式共向全國13個省25個欠發達縣區累計派駐27名鄉村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不僅推動了縣域產業發展,還培育了地方人才,也提升了縣域數字化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 “公益是阿里巴巴始終堅持的企業文化和基因,鄉村特派員項目的初心是阿里作為社會角色,參與到國家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落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孫利軍說。 在研討會現場,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和阿里巴巴公益還發起為期兩年的“鄉村振興模式研究與發展”專題研究行動,攜手探討在新時代征程下,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有效模式與經驗總結,共同探索互聯網平臺與縣域地方發展結合的鄉村振興及城鄉融合發展模式。(記者黃南希) |
6月19日上午,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位于廣佛交界處的沙溪匯
項目效果圖 6月19日,記者從合肥市新站高新區了解到,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