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世界制造業大會,再次聚焦了全球目光。 與會嘉賓,尤其是來安徽次數不多的嘉賓,往往驚嘆這里發生的巨變。 “一直以來認為安徽是個農業省,如今才發現安徽的制造業和新興產業這么強!”像這樣的“后知后覺”的感慨,多次出現在嘉賓的交流發言里。 產業,這看起來很“虛”的詞,卻是經濟實打實的“底盤”。它能帶動人們就業、增加政府稅收、產出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增加群眾收入。最重要的是,能讓經濟繁榮的活水越來越“活”。 新中國成立75年來,安徽的產業發展之路鏗鏘向前。從一窮二白的“老大難”到經濟總量躍居全國“第一方陣”,從多災多難的傳統農業省到冉冉升起的新興工業省,從閉塞落后的內陸省份到內外聯動的開放新高地,從新中國成立時青壯年文盲超過千萬的科教文衛事業“后進生”到科技創新領域并跑領跑的“拔尖生”…… 歷史就像一列永不停息的列車,讓我們順著列車來時的方向回望,安徽的產業發展是何以強起來的,又該如何駛向更強的遠方。 一 70多年前的安徽,產業發展在一窮二白中坎坷向前。因為工業薄弱,這才加深了安徽“農業省”的印象。 時間,回到75年前。 1949年,淮南礦區在解放不久就成立了淮南煤礦局。1950年1月,馬鞍山礦務局成立,同年5月,銅官山銅礦恢復建設。 煤礦、銅礦這些礦業的發展給安徽工業的起步打下了地基。到1952年,安徽建立國營企業650家,依托這些國營企業,逐步奠定了工業基礎。 商品煤通過快速裝車站運往發電廠發電 王彪 李占輝/攝 改革開放之初的1981年,安徽明確提出發展輕工業、電子工業和消費品生產,積極調整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健全工業經濟體系,一度造就了“輕工大省”的美譽。之后,又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推動家電、汽車等先進制造業異軍突起。 進入新世紀,安徽提出工業強省主戰略,發展能源原材料深加工產業,培育壯大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之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從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建起號稱“江南一枝花”的馬鋼,到銅陵有色建成第一座銅礦、第一座銅冶煉廠;從改革開放初期家電產業的蓬勃興起,到上世紀90年代奇瑞汽車一鳴驚人,成為民族工業的驕傲;從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光伏、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異軍突起,到量子通信、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嶄露鋒芒…… 這些產業歷史,不僅僅是藏在厚厚地方志里的文字記錄,更重要的是,那些現在看起來不起眼的成果努力,為安徽后來的產業轉型與“逆襲”與“超車”默默地打下基礎。 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偉大的奇跡,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1997年3月,在荒灘野地之間,奇瑞發動機廠房第一根柱子立了起來。辦公桌不夠用,就用設備包裝板自己搭;市長來了,大家圍著木板桌子在四壁漏風的小草房里開會。“謀于陋室,成于荒灘”,奇瑞汽車的一張張藍圖,就是從這個夏天如火爐、冬天似冰窖的小草房中產生。 奇瑞汽車生產車間 肖本祥/攝 經過500天艱苦卓絕的鉆研、試驗,奇瑞的生產線終于在1998年12月安裝完畢并且調試成功;1999年4月27日,奇瑞第一臺發動機在當天夜里順利生產下線,點火成功;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風云轎車駛下生產線。 至此,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草房”企業開始走上中國汽車歷史的舞臺。 當初的奇瑞人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奇瑞已是中國汽車出口“一哥”,連續20多年成為中國乘用車品牌出口冠軍。 放眼全球舞臺,奇瑞汽車已經先后完成“走出去”和“走進去”的“舞步”,目前正步入“走上去”的階段。 奇瑞的逆襲,已成為安徽產業發展壯大的縮影,其背后是安徽人低調務實、勤勞智慧的奮斗精神。 現在的安徽,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企業在壯大,產業成規模,產值在攀升,尤其是制造業有了厚重的基礎。 如今,全球10%的筆記本電腦、20%的液晶顯示屏、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產,全國20%的光伏組件、15%的家電、10%的新能源汽車是“安徽造”。 2023年,安徽汽車全產業鏈全年營業收入邁上萬億元新臺階,4108戶企業營收總量達1.15萬億元、增長28.5%。 放在1997年,誰都想不到,但是安徽辦到了。 三 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安徽依靠的是什么手法步法打法? 先不說別的,就說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中,安徽最具代表性的打法是“科創+產業”“龍頭+配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這些高校大院大所里的“王牌軍”落戶安徽后,是許多重大科技成果的“原產地”,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難以通過產業化給地方經濟帶來真金白銀的好處。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安徽一度面臨“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 歸根結底,還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結合得不夠緊。科學家和企業家各干各的,一方缺市場、另一方又缺技術,沒有真正融合起來。 怎么辦?安徽的辦法是把科創和產業“深度綁定”,讓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書架”走向“貨架”,點亮“科技樹”、形成“產業林”。 比如,安徽提出了“沿途下蛋”機制,即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創新平臺建造運行和前沿科學研究過程中衍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成果,實施“跟蹤發掘—二次開發—轉化落地—產業化”,推動原創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近年來,通過開展大科學裝置衍生科技成果發現、挖掘、策劃、轉化和服務工作,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梳理大科學裝置衍生技術成果近180項,轉化落地成果44項,催生中科離子、中科太赫茲、中科光柵等企業22家。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程兆/攝 這些都是體制機制改革下的“金蛋”。 為有效解決科研人員“不想轉”“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難題,安徽在全省106家單位全面推廣中國科大“賦權+轉讓+約定收益”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基本實現省屬本科高校、區域醫療中心全覆蓋。相關做法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二批典型案例”,在全國多所高校復制推廣。 產業界、投資界津津樂道的引進京東方、長鑫存儲、蔚來等經典案例,都是“龍頭+配套”打法的代表作。 引進一個在產業鏈上居于“鏈主”地位的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紛至沓來,進而形成產業集群。京東方自身在合肥累計投資近千億的同時,更帶動驅動芯片、基板玻璃、關鍵材料、高純化學品、偏光片等上下游企業超百家集聚,形成“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布局。 當時,合肥在網絡上被人稱為“最牛風投城市”,投資京東方和蔚來被稱作“豪賭”。時任合肥市主要領導曾專門解釋道:合肥不是“風投”是“產投”,不是“賭博”是“拼搏”。賭博是有今天沒明天,拼搏是抓今天贏明天。 總結得很到位。“科創+產業”“龍頭+配套”的這套打法,就是幾個“勢”的融合,即: 看準時代的大勢、立足產業的形勢、找準自己的優勢、拼出發展的勝勢。 四 底子筑牢了,優勢發揮了,發展產業,安徽下一步怎么干? 培育產業生態很像是“種樹”。一要“老樹發新芽”,二要“小樹變大樹”,三要“獨木變森林”。 比如,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就像“老樹”要發“新芽”,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通過結構改造、綠色改造、技術改造、智能改造盡快發出“新芽”。 誰能想到,建材巨頭海螺集團、有色金屬巨頭銅陵有色、鋼鐵巨頭寶武馬鋼,這“三巨頭”正變得越來越智能、綠色、靈巧。在海螺,水泥廠同時還是城市凈化器,利用水泥窯的高溫,處理了蕪湖市近一半的固體和危險廢物。 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產廠區 肖本祥/攝 “樹林變森林”,其實就是培育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高效組織形式,以“群”的形式形成技術擴散效應,在上下游縱向延伸、行業間橫向耦合中實現“吃干榨盡”、降本增效、提質擴容。在一條條產業鏈上,引導上中下游企業融通創新,通過持續構建“四鏈融合”+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的產業生態,吸引匯聚更多高端要素和優質項目落地,形成頭部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 “小樹變大樹”,核心是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培育龍頭企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我們看到,安徽在人工智能產業上有科大訊飛等企業引領,正是因為“大樹”的帶動,越來越多“小樹苗”茁壯成長。 下一步,要培育更多高科技、高性能、高質量的“金娃娃”企業,同時打破原有產業邊界、促進產業交叉融合,加速技術滲透、產業聯動、鏈條延伸、產業重組,加快“制造+服務”兩業融合,實現產業發展彎道超車。 時代大潮滾滾向前,不進必自退。唯有以創新與改革為引領,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深化技術創新與改革開放,才能促進產業做大做強,走出高質量發展的向上向前之路。 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安徽前景可期、未來可待。 (據安徽時評微信公眾號) |
大眾網記者 彭苗苗 青島報道 為進一步提升園區創業服務質
9月23日,由榆林市靖邊縣主辦的秦創原(靖邊)“兩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