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馮慶艷 北京報道 剛過去的十一月份, 美國大部分科技公司上空被裁員的陰云所籠罩著。如今的冰冷與消沉,正與曾經的風光與喧囂,形成一種對照。 北京時間11月30日,是十一月份最后一天,這天美國外賣送餐服務平臺DoorDash宣布約1250名員工將被裁掉。 DoorDash并不是這波裁員潮的主角,主角是推特(Twitter)、Meta、亞馬遜、谷歌、惠普、思科、微軟等這些科技巨頭們。這些巨頭的加入,直接導致了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科技公司最大規模的一波裁員潮。 雖然今年五月到八月,在美國科技公司當中出現了一波裁員小高峰,但與十一月份這波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美國科技企業裁員信息追蹤網站Layoffs.fyi顯示,自2022年以來,截止到11月22日,涉及850家科技企業裁減員工總數達137159人。該網站綜合美國公開信息統計,十一月單月總體裁員規模超過4.5萬人。剛過去的十一月,可謂是美國科技公司雇員的“黑色十一月”。 “這是美國科技巨頭衰退的一個階段性標志,”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不過,這并非是完全衰退,只是階段性衰退”。 “黑色十一月” 推特是十一月份這波裁員潮的開端。當地時間10月27日,特斯拉CEO馬斯克正式入主推特。前一天,馬斯克抱著一個洗手水槽進入推特總部,暗示這樁440億美元的收購成為定局。推特是2006年創辦的老牌社交媒體。 馬斯克上任第一天便開啟了裁員,將推特CEO帕拉格·阿格拉瓦爾,CFO內德·西格爾,法律政策、法律事務和安全主管賈亞·加德,總法律顧問肖恩·埃杰特等幾位高管悉數辭掉。 隨后在十一月初,短短幾天時間內,馬斯克在公司范圍內掀起了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約為50%。主要涉及倫理AI(ethical AI)、營銷和傳播、公共政策等部門。 時間來到11月21日,當馬斯克在推特全體員工大會上表示裁員結束時,據Business Insider等媒體報道,推特員工已從馬斯克接管前的7500人減至2300人。馬斯克也因此得到一個“滅霸”稱號——打個響指,公司里一半的人消失了。 緊接著,步推特后塵的是,美國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母公司Meta。當地時間11月9日,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寫給員工的信中稱,公司將裁員1.1萬人,被裁比例約占公司總人數的13%。同時,公司將招聘凍結期延長至2023年第一季度。 幾天后,亞馬遜為這輪裁員潮又加了一把火。作為美國目前最大的電商平臺以及世界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計劃裁員約1萬人,涉及包括語音助手Alexa在內的設備部門、零售部門及人力資源部門,裁員規模占公司總員工的1%。11月18日,亞馬遜CEO安迪·賈西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寫道,未來一年里公司將繼續裁員。 思科也加入裁員大軍。11月16日,據《巴倫周刊》報道,思科將裁員4100人,占員工總數的3%。 在馬斯克宣布推特裁員結束兩天后,11月23日,惠普也披露將裁員4000到6000名員工。這是惠普2022財年第四財季報告中宣布的,公司計劃截止2025財年末實現這一裁員目標。這之前的2021財年和2020財年,惠普已經在縮減其員工規模,縮減數量有數千名員工。 在2008年經濟危機時,谷歌沒有裁員。這一次人們可能要失望了。11月15日,大股東發布公開信表達稱,已致信谷歌母公司字母表,敦促其裁員和降薪,很快,到11月26日,谷歌母公司字母表開始醞釀裁減1萬員工,占全球員工總數大約6%。在此之前,谷歌已凍結了招聘,并且改革了績效評估政策,員工也有了績效不達標很可能被裁的心理準備。 微軟在十月份已宣布了一輪裁員。媒體娛樂業的迪士尼、奈飛,最近也宣布裁員計劃。可以說,這一階段的裁員潮,未受波及的美國科技巨頭寥寥無幾。只有蘋果還未傳出確切的裁員消息。 無訟合作律師、蘭臺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程陽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美國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也在改變辦公形式,有公司規定,在家辦公可能就會降薪。同時,科技公司有員工持股的,股票期權以及限制性股票的價值下跌,實際總的待遇也在降低。 內憂外患 盤和林看到,與2008年經濟危機時期擠泡沫不同的是,這一波裁員潮,主要來自老的互聯網巨頭,它們因為路徑依賴,逐漸被市場淘汰而導致的。“當前互聯網科技進入一個變革的時間節點,很多新應用即將產生,舊應用用戶流量增長力幾近枯竭,互聯網科技領域面臨市場重塑。”盤和林對記者說。 低迷的宏觀經濟環境之下,加上通貨膨脹、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以及區域局勢不確定性增大,導致不止一位美國科技大佬發出“冬天來了”的預警,而為了削減成本以過冬,裁員成為了企業不得不率先采取的舉措。 程陽認為,這次“裁員”引發的調整并不偶然,這是經濟規律和行業發展的周期性調整,沒有組織能對抗這樣的周期規律。“如何在周期中盡量活下去、活的好,每個組織的選擇可能千差萬別。” 經營壓力飆升是裁員的科技公司的共同特征。暴跌的凈利潤背后,是成本和支出的大幅增加。以Meta為例,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暴跌52%,連續4個季度出現下滑,公司成本和支出卻同比增長19%。DoorDash也出現類似情況,三季度公司凈虧損同比增加193%至2.96億美元,運營成本飆升46%至超過20億美元。亞馬遜期內凈利潤也同比下降9%?;萜?span lang="EN-US">2022財年第四財季業績顯示,期內營收下降11%至148億美元,虧損31億美元。微軟則是期內連利潤引擎云計算業務也創下五年來最低增速。谷歌母公司字母表期內凈利潤同比下滑26.5%。 不少科技公司股價出現暴跌。今年以來,Meta股價已經下跌了約70%;亞馬遜股價下跌約41%,第三季度財報發布當天,亞馬遜股價下跌13%,自2020年4月以來市值首次跌破1萬億美元。 馬克·扎克伯格近期曾就Meta的困境坦言稱,新冠肺炎疫情之初,世界迅速轉向線上,電子商務激增帶來巨大的收入增長。“許多人預測,這將是一種永久性的加速,即便疫情結束后也將繼續。我也這么認為,所以我決定大幅增加投資。” “不幸的是,事情并沒有像我預期那樣發展。電子商務恢復了以前的趨勢,而且宏觀經濟下行、競爭加劇、廣告業務下降導致收入遠低預期,”馬克·扎克伯格說,“我錯了,我對此負責。” 中金研究的劉政寧、張文朗等對此次裁員發表觀點稱,疫情影響下,商品消費復蘇快于服務消費,線上活動恢復快于線下活動,這使得科技互聯網行業在疫情初期受益,也導致其過度招聘。“這反映了疫情后美國經濟復蘇的‘不對稱性’。” 劉政寧、張文朗等表示,隨著生活走向常態化,線上需求轉向線下,科技公司景氣度下降,被迫減員增效是理性選擇。 此前,不少科技公司都存在過度招聘。亞馬遜公告文件顯示,2021年和2020年兩年里員工數增加了約81萬人,去年底相比2019年年底增長了102%。 從Meta提交給SEC的文件中數據計算得知,2020年至今年9月底,公司增加了四萬多人,其中有超過1.5萬人是今年前9個月增加的。 “大開大合式的人員招聘與裁員模式,公司一定會為這樣粗放式管理買單的。”程陽說。 盤和林認為,內因與外因導致了此次裁員。“內因是多年來這些企業躺著賺錢,產生路徑依賴,不適應互聯網科技領域高頻的變革狀態。”盤和林告訴記者,“外因是很多新興應用在崛起,比如TikTok和Temu這些中國應用,當然,也有很多其他國家的應用在崛起,激烈的用戶流量競爭使得這些企業不得不做出改變。” 程陽告訴記者,此次裁員潮,外因主要有外部市場需求、國家監管政策調整、市場普遍預期不好等;內因的話,主要和公司人員與內部業務需求、績效產出比等有很大關系,當然,也和人才“貴”、人才是否是真的人才,人才是否創造出來真的價值等都有關系。 未來的路 “這次裁員潮,還談不上整個科技發展中一個絕對的標志,我更傾向于插曲的說法,或者說是發展周期中的一個節點,當然,裁員可能還會繼續。”程陽對記者說。 “相對于初創企業,科技巨頭在創新領域還是有資源優勢的,”盤和林告訴記者,“裁員潮帶來的衰退,并不會持續太久,如果美聯儲重回美元擴張階段,那么科技巨頭通過換血,是可以延續生命的。未來他們會積極尋求創新。” 程陽看到,專業商業服務領域的空缺率是能夠承載這些失業人的,而且,程序員需求仍然有缺口。 據美國計算技術行業協會11月發布的《科技工作報告》,美國科技行業整體仍有31.7萬個職位開放招聘,比2020年的招聘需求還要高了1/3。 去年10月開始重金押注元宇宙的Meta,第三季度,元宇宙核心項目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為其帶來收入僅為2.85億美元,同比下跌49%,運營虧損與去年同期相比,進一步擴大至36.7億美元。該業務今年前三季度已經累計虧損94億美元,去年虧損超過100億美元。這也引發外界對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業態發展前景的擔憂。 “有人說新業態目前未找到突破口,其實并非如此,比如短視頻對Meta等社交媒體的替代,就是很好的例子,真正的創新方向難以預測,”盤和林說,“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是一種方向性的表述,但創新無時無刻不在產生。” 盤和林強調,只是大多數創新都是潛移默化的,并非顛覆性的,是小步漸進的過程。“所以我們總是忽視掉眼前正在發生的變化。” 這波美國科技公司裁員潮,帶給國內科技公司哪些啟示? 盤和林認為,企業要保持競爭性和創新性,要保持企業的學習狀態,要加快企業技術迭代,互聯網科技領域日新月異,要緊跟變革,“互聯網企業要防止出現大企業病,要保持活力和技術競爭狀態。” |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當地時間17日,美國蘋果公司表示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6月15日報道,泰國預計7月13日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