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喜讯!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新资讯 2022-10-6 14:37 人民资讯 16 0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6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北京时间106日上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3届执行理事会上,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项。



江苏省兴化垛田入选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受访者供图


中国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伴随和支撑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历史上建设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许多至今仍在发挥功能。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南河、西河、金马河汇流处,始创于西汉的古堰横卧岷江之上,它就是距今已有2163年历史的通济堰。


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公元前141年的通济堰,曾有六水门、远济堰等称谓。通济堰渠首工程以六水门为其显著特征,即在渠首建有6个可上下开关的水门,按需放水灌溉农田。通济堰的有坝引水工程在当时的西蜀罕见。



通济堰灌区江鱼堤节制泄洪闸枢纽。受访者供图


千百年来,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通济堰历经多次修复改造,通过自成一体运行,总结出了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的治水原则,创造了以篓易石”“砌石硬堰”“铁壁筒等工程技术,形成了堰工局”“堰长制等独具特色的水利管理体制,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谐的典范工程。



通济堰渠首枢纽拦河闸。受访者供图


通济堰采取了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黄金角(137.5度),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技术进步典范。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通济堰灌区作为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向成都、眉山24()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任务,灌溉面积达52万亩。



兴化垛田鸟瞰。受访者供图


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是江苏省里下河腹地独有的、国内外唯一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体系,是古往今来低洼地治水智慧的结晶。



形态大小不一的兴化垛田田块。受访者供图


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灌溉总面积52.88平方千米,分布在兴化湖荡区,是拥有配套的圩堤、灌排渠道、水闸等复合灌排工程体系。



传统的梯级戽水灌溉。受访者供图


它在灌溉与排水工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代表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是江淮之间、滨海平原创造性的工程体系,有别于其他水网地区的圩田、垸田,体现了协调黄河、淮河、运河关系前提下国家洪水管理的意志,至今仍在发挥灌溉排水、防洪抗旱排涝、生态农业、景观旅游等多方面效益。搁种法、劚岸、戽水、罱泥、扒苲、搌水草等传统的农田水利耕作方式也一直保留并沿用至今。



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受访者供图


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是瓯江流域最大的盆地灌区和丽水市(古称处州)最大的产粮区,素有松阳熟,处州足之说,灌溉总面积达16.6万余亩。



灌区内的古堰——午羊堰。受访者供图


松阳松古灌区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的典范,被誉为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遗产活态博物馆



灌区内的古堰——白龙堰。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从开创性的七三法选址到借地建圳,从牛背调水汴石分水,以及经历了圳田制”“堰董制”“水权管理等治水实践,凝结古人治水智慧的松阳松古灌区历经千年发展变迁,数百座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效益。



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受访者供图


上堡梯田面积约5.1万亩,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西北部山区,距今有2200多年历史。梯田因山成形、因水而兴,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被称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



上堡梯田通过古渠自流灌溉农田。受访者供图


据史料记载,上堡梯田开垦历史悠久,起源于先秦时期,兴起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宋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其灌溉工程历史亦渊源流长,至今遗留大量的遗址遗存。



高山地带厚密的森林植被涵养了丰富的水源。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基于山地复杂地形而建设的上堡梯田,不仅包含了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也形成了良好的上堡梯田生态保护系统。几千年来,当地民众尊崇自然法则,因地制宜修建了坡地配水系统,漫山遍坡的梯田由无数灌溉水系网连接,梯田的水土保持功能得以发挥,并实现了有效的自流灌溉,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土地垦殖和农业生产。


中国古灌溉工程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保护灌溉工程遗产体系、挖掘传承区域特色水利历史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延续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与可持续保护利用为契机,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现中国灌溉历史文化,研究总结其科学技术、文化价值及管理经验,对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据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2022年与中国的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印度、伊拉克、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的15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140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8个国家。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bbbfeiibyy.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bbbfeiibyy.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
成人伊人网| 色综合视频| 午夜视频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