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阿里將口碑并入高德,不但有助于進一步挖掘高德的商業價值,也可以給口碑的到店業務增加流量,可謂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文/每日財報 百川 在阿里這棵大樹下,成長了近10年后,如今的高德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專注于做地圖的高德了,現在,它不僅可以導航、打車,還可以團購了。 一個月前,阿里對本地生活業務進行了新一輪調整,計劃將原屬于餓了么旗下的到店業務(即口碑)并入高德,3月22日,高德召開內部會議,會上宣布和“口碑”正式合并。 顯然,此次合并后,與餓了么相比高德在阿里內部的地位將進一步上升,而且也將成為阿里在本地生活業務方面最具期待的選手。但是,在剝離餓了么后,到店業務能否和高德完美融合也需要打個問號,畢竟高德作為一款工具性軟件與口碑在許多地方有著不相配的狀況,而這也是外界對兩者的“組合”所不看好的地方。 不過,《每日財報》則認為,雖然高德和口碑在不少方面有著本質沖突,但假以時日兩者也未必不能摩擦出火花來。當然,這背后除了阿里要有耐心外,還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成本。 被認可的高德 高德成立于2002年8月,最早只是為一些名車,如奔馳、寶馬、奧迪等提供導航的電子地圖,2010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完成上市。2014年,在與百度地圖交戰中,處境不佳的高德不得不“賣身”阿里來進行自救。最終,阿里花費10多億美元拿下了高德72%的股權,使后者成為了其全資子公司。 之后,被阿里收購的高德雖然獲得了阿里系APP的流量扶持、打通了內循環鏈條,但并沒有幫助其拉開和百度地圖的差距。《每日財報》了解到,在阿里收購高德后的前五年,高德的市場份額約為33%,僅比百度地圖高出一個百分點。而且,在用戶規模上,多年來,兩者也是不分伯仲。 盡管與競爭對手沒有拉開差距,但是從高德“賣身”阿里后的整體發展來看,也是可圈可點。2017年,高德在之前地圖、導航、位置服務的基礎上,低調上線了聚合打車功能。據此前相關媒體報道,2022年高德聚合打車業務已經實現盈利。不過,受限于工具屬性,高德整體并未盈利。 目前,高德已經成為阿里旗下繼淘寶、支付寶之后,流量排名第三的應用,也迫切需要找到變現之路。正因為此,最近一年多,高德在阿里內部的地位也是不斷地在提升。 《每日財報》發現,在2021年三季度前的阿里財報中,并沒有將高德提出來進行單獨披露的情況。在本地生活板塊,阿里一直是對餓了么業務進行披露,而高德和釘釘、天貓精靈等則一起被放在了創新業務里。 2021年7月,阿里宣布組織架構調整,將基于地理位置服務的三大業務,即高德、餓了么、口碑和飛豬組成生活服務板塊,由俞永福分管,向張勇匯報。隨后,高德宣布向“出門好生活開放服務平臺”升級。 在此之后,高德在阿里財報中不僅被提到的次數多了,而且財報中對高德的肯定也多了。所以,在《每日財報》看來,此次阿里將口碑并入高德,不但有助于進一步挖掘高德的商業價值,也可以給口碑的到店業務增加流量,可謂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找到“歸宿”的口碑 與高德的一路成長和被認可相比,口碑可以說是命運多舛。 《每日財報》了解到,口碑是由阿里的第46號員工李治國于2004年創立。2006年,口碑在得到阿里注資500萬后更是如虎添翼,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跨區域、一站式、滿足民眾生活消費需求的網絡平臺之一。數據顯示,當時口碑覆蓋全國2000多個縣市,2萬多個小區,收集各類店鋪信息7萬多條,日均200萬獨立訪客,1000多萬點擊量。 正當口碑覺得自己的“春天”就要來臨時,2008年口碑被阿里全資收購,其命運也不再由自己掌握。之后,阿里先將口碑網與雅虎中國合并,成立雅虎口碑;2009年,阿里升級“大淘寶”戰略,口碑也順勢并入淘寶旗下;2011年口碑被暫時關停;2015年,阿里和螞蟻集團整合資源,口碑被重啟,目的是打造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口碑重啟后的CEO是時任阿里副總裁的范馳。范馳在阿里的職業生涯中,在支付寶工作時間最長,先后負責過支付寶的快捷支付、無線支付和支付寶APP的品牌、市場、運營等工作。所以,這一時期的口碑主要依靠的是支付寶入口的流量。 之后,2018年餓了么被阿里全資收購后,口碑又被并入了餓了么,納入新零售體系。自此,在本地生活上,形成了“餓了么+口碑”與“美團+大眾點評”的兩強格局。2019年,口碑收購餐飲SaaS服務商客如云,餓了么、口碑、客如云構成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的三駕馬車。 不過,并入餓了么后的口碑似乎和在支付寶時期一樣,并沒有受到多大重視。近年來,其一直扮演的也只是“服務商”角色,即通過幫助線下商家入駐口碑、做營銷服務或代運營獲得分傭收入。這也是這些年口碑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的原因。 如今,口碑并入高德,兩者也算是相互需要、彼此互補。因為經過幾年的發展布局,高德在與線下商家的合作中,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每日財報》了解到,早在2020年時,高德就已經致力于搭建商家和用戶的數字化橋梁,幫助出行、旅游等行業的中小商家進行數字化升級了。所以,此次口碑并入高德,可以說完全有其用武之地,可竭盡發揮其功能。當然,這就看兩者之間的磨合以及配合度了,畢竟有時候一加一未必會產生大于二的效果。 “大梁”可挑,但需要時間 一般而言,任何調整都有風險,也不可能一帆風順。既然如此,阿里為何還要大刀闊斧的進行調整呢? 事實是,從近幾年阿里本地生活這一業務板塊的發展上看,在剝離餓了么、納入高德之前,阿里到店業務已是疲態盡顯。所以,并入高德不一定會使該業務觸底反彈,但不調整情況或許會更糟。 數據顯示,餓了么餐飲到店業務目前直營范圍已從巔峰時期的40城收縮至10城,其他城市團隊全部轉為服務商模式,而且餓了么的餐飲到店業務當前也是處于虧損狀態。因此,站在阿里集團的整體發展角度看,調整已是迫在眉睫。 同時,本地生活蛋糕雖大,但巨頭盤踞,各自為戰。不僅如此,它還是一個極為燒錢的領域。對高德而言,出行后所有場景和服務都基于打車。也就是說,在本地生活業務沒有盈利之前,打車業務必須持續為它輸血。 但事實上,打車的生意也不好做,因為現在整個互聯網行業都進入了存量時代。就打車來看,滴滴回歸,曹操出行和T3死盯著行業第二的寶座,高德也是四面楚歌。它的聚合打車模式雖然可以讓它從一眾對手中崛起,但據《每日財報》了解,它的抽成比例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而且有時候甚至會免傭。這也就意味著,表面風光的高德,其實賺的依舊是辛苦錢。 另外,在本地生活這一賽道上,阿里雖然入局也不算晚,但目前也只能排到第三的位置。而排在第一的是守城者美團,美團+大眾點評,在到家和到店這兩個大本營里牢牢守著基本盤。第二的是后起之秀抖音,抖音外賣目前雖在起步階段,但到店團購業務規模也是不小。 由此可見,此次阿里調整后,本地生活上形成了美團+點評、阿里的高德+口碑、抖音團購三大巨頭對峙,那么接下來,是老玩家美團地位更鞏固,還是后進者抖音更勇猛,或者是追趕者高德創造奇跡,一切都要交給時間了。不過,在《每日財報》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德+口碑在阿里整個生態的扶持下,于本地生活占據一席之地還是有可能的,這就看兩者今后能否默契配合了。 |
10月22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自己的女兒在10月22日凌晨兩
如何破解人口管理機制不完善、信息采集不及時等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