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利息3.6的貸款,請問您考慮嗎?” “我們是銀行信貸部,最快當天就能放款。” 你是不是也經常接到類似所謂銀行貸款的電話? 近日,農商銀行、三湘銀行、長銀五八等多家金融機構發布聲明,所有信貸業務均未與任何貸款中介機構或個人合作,辦理貸款除公布收費項目以及合同約定的利息外,無需繳納中介費或其他任何額外費用,提醒廣大市民、金融消費者注意防范風險。 金融機構:未與任何中介合作 貸款中介,其實和銀行類似,是眾多古老行業之一,而非近年來新生事物。但不同以往,近些年他們格外活躍,身邊的人幾乎沒有不被他們電話打擾的,甚至有狂轟濫炸的味道,而且總以某銀行信貸部的身份來騙取人們的信任。 為什么需要貸款中介?不少人對于銀行辦貸的流程,以及相關基礎條件較為陌生,不太了解。另外,由于信息差的原因,各家銀行的利率不相一致,使得貸款中介有一定的市場基礎。 實際上,部分貸款中介,只是對各家銀行的貸款產品較為了解,包括辦理的流程、渠道,相關的資料搜集要求等等。多數情況下,他們和銀行確實沒有什么關系,只是對有需求的人提供申貸服務。 記者就此向多家銀行了解情況。某國有銀行表示,目前該行的貸款業務都是自己承擔,并未承辦給貸款中介機構,如果客戶想辦理貸款業務,建議直接在銀行柜臺辦理。還有銀行提醒,在接到貸款電話時要注意一般會有來電顯示,銀行一般以官方電話或者固話外呼,不會以手機號碼外呼。如果收到貸款短信,建議不要點擊短信里的任何鏈接,可以先致電銀行的官方電話進行查詢確認。 上述金融機構提醒,所有信貸業務均未與任何貸款中介機構或個人合作,辦理貸款除公布收費項目以及合同約定的利息外,無需繳納中介費或其他任何額外費用,提醒廣大市民、金融消費者注意防范風險。 假冒銀行、快速斂財 雖然無法斷言貸款中介都是騙子,但行業整體透明度低,呈現自律欠缺、他律不足、野蠻生長、叢林法則、套路不少等特征。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銀行名義,打著正規機構、無抵押、無擔保、低息免費、洗白征信等虛假宣傳的旗號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其實這些誘人條件的背后是高額收費、貸款騙局等套路陷阱。 這些不法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2年第7期風險提示,提醒有以下三大陷阱風險。 假冒銀行名義發布辦理貸款的廣告信息。非法中介會冒充“xx銀行”“xx銀行貸款中心”等名義發布貸款廣告信息,或是向消費者推送貸款額度,聲稱“在銀行內部有關系”“可走內部流程辦貸款”等,誘騙消費者通過其辦理貸款。其實,此類中介機構與銀行并無關聯,是為誘騙借款人進行的虛假宣傳。 騙取高額手續費。非法中介常以“低價手續費”“百分百獲得貸款”等幌子吸引消費者。在借款人從銀行獲得貸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種名義要求借款人將貸款資金打入指定賬戶“走賬”,偽造“流水”,借款人一旦進行轉賬操作,這筆資金大多以“服務費用”等名義被截留,借款人很難要回資金,面臨維權困難。 提供名不副實的中介服務。非法中介往往瞄準對貸款業務、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問題的消費者群體下手,提供所謂的“優惠貸款”“迅速放款”服務,從中抽取極高的費用。有些不法中介甚至會不顧消費者償還能力,慫恿消費者從各類網絡借款平臺申請貸款,有的貸款產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騙取一筆高額費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斂財而不是提供服務。 提醒:從正規機構、正規渠道辦理貸款業務 事實上,消費者完全可以通過銀行等正規機構官方渠道自行辦理貸款業務。針對以上中介不法行為,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費者,消費者如果有借款需求,應通過正規金融機構、正規渠道進行咨詢或者辦理,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理性借貸。 如確需中介服務,不要輕信間接的貸款服務要約,要注意核實中介機構資質,詳細了解中介服務與合同內容,警惕貸款營銷宣傳中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息費標準等虛假宣傳行為。 向銀行或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辦理貸款時,要注意看清貸款條件、綜合息費成本、還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堅持誠信理念,向正規機構提供真實貸款申請資料,珍惜個人征信,理性借貸,及時還款。 警惕向無關賬戶的轉賬要求,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對于超出貸款合同約定的轉賬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賬”為由的打款要求,不隨意向無關賬戶轉賬打款,防范被騙取資金風險。如發現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應保存好相關證據,及時通過報警、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瀟湘晨報記者李鑫智 |
10月22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自己的女兒在10月22日凌晨兩
如何破解人口管理機制不完善、信息采集不及時等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