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下單,最快30分鐘送達”的即時消費體驗漸漸被更多的消費者接受,商超、便利店不得不加速擁抱新模式。 近日,天眼查App顯示,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北京711”)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新增食品互聯網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化妝品零售;低溫倉儲;居民日常生活服務;勞務服務等。對于公司將自建線上渠道,還是合作第三方平臺,北京711相關負責人暫未給出回應。 面對“宅家消費”的增長,711也在嘗試接觸線上。目前,北京711便利店已上線餓了么、美團外賣等平臺。 加碼即時零售的行業趨勢不可逆,零售企業紛紛加緊入局。據不完全統計,物美、家樂福、永輝等大型連鎖商超,以及711、羅森、美宜佳、全家、中百、多點等連鎖便利店品牌均在加速推動到家配送業務發展,并借此謀求新的增長線。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1-7月,平臺上的品牌超市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去年增長了39%,即時零售,正在成為所有商超、便利店奪回疫情損失的重要舉措之一。711中國新任董事長嚴茜也曾表示,未來將在外賣等即時零售戰略上重點發力。
作為即時零售的受益者,羅森也曾公布數據,外賣給實體門店帶來了很大的增量,外賣部分銷售額占整體比重約為10%,未來,羅森還將投入更多品牌促銷活動實現線上銷售額的持續增長。 除了布局線上,生鮮一直是實體零售的流量擔當,便利店也悄悄地賣起了菜。 不久前,中百羅森在武漢開設了首家生鮮便利店,店鋪面積近150平方米,輻射多個居民社區。店內在原有商品的基礎上,增加了水果、雞蛋、糧油等生鮮類商品。 羅森的嘗試是行業的一個縮影,商超在嘗試開設小型門店,便利店增設生鮮區域走進社區商業市場。早在2017年,北京711在部分門店增設了生鮮貨架,陳列售賣小包裝蔬菜、凈菜和小包裝水果。便利蜂App的商品分類中,也有著果蔬冰鮮一欄,售賣時令鮮果等商品。 相較于生鮮背后的千億市場如何挖掘,賣菜等業務于便利店而言,更多是一種服務的延伸。 艾瑞數據顯示,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3年達3566億元,在發展過程之中,便利店也在持續探索更優的發展模式,提升獲得更多發展空間的可能性。
便利店品牌也嘗試在常規場景中加入咖啡奶茶、烘焙、生鮮等多種模塊,試圖創造更多元的發展模式。 在搭載生鮮銷售中,便利店也選擇消費者日常購買頻率較高的生鮮品類,在增加門店盈利的同時,也緩解客流的壓力。 便利店行業在需求變化中一次次升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的《2021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便利店銷售額3492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17.92%,便利店行業整體發展依然向好。便利店行業的社區化和全渠道發展的趨勢明顯,并且逐步進入整合發展期。 《報告》指出,疫情使得社區對便利店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社區成為便利店布局的重點。2020年,便利店社區型門店占比猛增至52.7%,特定場所型門店占比下降至14.9%。2021年,社區型門店占比再度提升至58.7%,商務型門店占比則降為17.4%,特定場所型門店占比降至13.2%。 社區型便利店也獲得政策的傾斜。2021年,國務院、商務部等政府部門多次在文件中提出支持便利店發展。2021年7月,商務部等11個部門發布了《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其中對便利店的發展提出了更為詳細的鼓勵措施,并特別提到鼓勵大企業輸出品牌、標準、管理和服務,發展社區便利店。 北京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區超市)、早餐、家政、美發美容、末端配送(快遞柜)、洗染和便民維修等8類基本便民商業網點超9萬個,實現全市社區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蓋。 在近日舉辦的2022年度(第十六屆)北京商業高峰論壇暨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論壇上,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衛東也指出,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加速建設下,北京市在便民生活服務方面已取得一定成就,便民服務的質量不斷提升,朝優質、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 END - 文字|王維祎 編輯|孔瑤瑤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