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七夕文化的当代阐释

新资讯 2022-8-4 19:38 中国社会科学网 19 0

  鹊桥会,皎月归,天上人间,岁岁年年。“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又被当代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七夕”传统文化节日愈发受到重视:20065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七夕节有很多特别称谓,如乞巧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等。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早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中国古人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 于是便有了《诗经·小雅》中的《大东》中所记载的:“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西汉末期,著名经学家刘歆在其所著的一本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写道,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古时候,“天圆地方”的古人常将星宿与地面区域做对应,人们将银河两边的“牛宿星”与“织女星”,根据空间关系称为“牛郎织女”。后来,经过民间的神话演绎与口口相传,这种看似好像在地理上“隔河相望”的两颗星星,被赋予了浓重的人性色彩。


  七夕文化的丰富内涵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流传甚广。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编织着彩霞。但她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单调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了河西的牛郎,从此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件事惹怒了天帝,天帝就把织女捉回到天宫,生生地把他们分离开来,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们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是那样的撕心裂肺,催人泪下,就连在一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最终,他们坚贞不屈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只喜鹊汇聚在一起,用身体搭成了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它们想方设法让牛郎和织女跨越天河相会。牛郎织女的故事,给这一传统节日增添了神话的色彩,后人常用这一天象征爱情,七夕节一步步演变成中国情人节。对此,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看来,七夕传说体现了人们对爱情和誓言的忠贞,传统文化和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人物形象,都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爱情、对家庭朴素的价值观。弘扬七夕传说与节日,既可以激励当代人追求坚贞的爱情,也可以宣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理念,促进新时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完整地记载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天帝孙女织女嫁于牛郎,天帝震怒,责令与牛郎分离,只准七夕相会一次。”如今,在河南省境内,依然遗存着牛郎宅基地、饮牛坑、鹊桥、织女庄,素有“天汉中白水”之称,形似“牛郎织女传说”中的河汉、天汉、银河;河北省灵寿县寨头乡牛庄,一条七女河,好像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隔开女庄,有民谣说:“七女沟,七女沟,一个仙女一条沟。七女门前都走过,然后才到王母楼”;西安斗门镇,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比作天上银河。为上应天象,河两岸雕塑了人形化的牛郎织女像; “天上银河,地下沂河,” 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天人合一、天地神奇,景观独特;山西和顺,天河梁下,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地名,如织女金梭,编织牛女传说千百年;长白山天池乘槎河,为松花江之源,松花江满语“松阿里乌拉”,汉译为“天河”。乘槎河边有渡口,一块巨石横卧水中,前人阴刻“牛郎渡”三字于其上;河东岸一座高耸入云的金梭峰,形似织布梭子,乃织女象征;河下游“洗儿石”,有拾得婴儿襁褓的传说,天造地设:牛郎织女天河配。基于此,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施立学指出,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千古传颂,通过全国各地遗存下来的史料和古迹足以证明,他们的爱情故事并非虚无缥缈。作为中国十大爱情传说之一,他们的故事就写在中国大地上。



  七夕节正逢七月初七,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七夕”月逢七、日逢七,是个吉祥的数字。“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数字的神圣性体现在河洛图书、《周易》等典籍中。这些数字既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着他们对现实苦难的超越。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夫妻双双把家归,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描述了我国古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淡生活。这种生活也体现着独特的价值观,更多是青山绿水、鸟鸣虫吟、男耕女织。当中国古人在生活劳碌之余,总是喜欢抬头仰望星空,而浩瀚的星空是如此奇妙,又是如此神秘。于是,他们便遥想着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讲,称之为“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这是农耕时代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探索和追求,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古人也因此得以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梁卫国认为,七夕节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能够深深扎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并开花结果,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结构和功能。七夕节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数字的崇拜,对男耕女织农耕生活的歌颂,更加彰显了对自然天文的景仰。


  七夕文化的时代价值


  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日,男男女女或跋山涉水赴约,或使用通讯设备“鸿雁传书”。七夕节牛郎织女动人的传说故事,自然引得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七夕歌咏情怀。


  据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记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将牛郎织女的爱情刻画的形象生动,细细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织女窗外,听着织女的叹息。


  白居易,曾感慨世间的哀怨离恨,写下了一首《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其中“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的诗句,诗人以咏叹的抒情笔调描画了每年七夕,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终于相聚在一起,有说不尽的绵绵情话,道不完的思念爱慕之意。遗憾的是短暂的欢聚后,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无尽的相思和难耐的凄寂。相会的欢乐,离别的痛苦,这一切都发生在七月七,牛郎和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相会之期。


  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十八岁便嫁给了赵明诚,看似门当户对,又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他们也确实有过短暂的幸福。但他们的爱情一直经历着考验,先是双方父亲政见不合,甚至是彼此排挤,为此他们分离过。重逢后,又因为赵明诚在外当官,夫妻间变得聚少离多。有一年李清照在安徽池州,赵明诚则被任命为湖州知州。七夕到了,连牛郎和织女都可以相见,而李清照与赵明诚因相隔遥远,则无法相见。七夕夜思念更浓,满是相思尽是离愁,饱受相思之苦的李清照,曾写下《行香子·七夕》,将女子的多愁善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七夕这天,面对糟糕的天气,竟还要担心牛郎织女的相逢是否会受阻,显得心思既善良又可爱。



  大文豪苏轼在七夕夜里送别友人陈令举,写下了《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这首词虽是抒发离别愁绪,却豪气纵横,让人读来酣畅淋漓。全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字里行间都紧扣七夕,在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了缠绵悱恻,读来深感词人的超凡脱俗以及卓尔不群的姿态。表现出词人渴望像仙人王子乔一样能够遗世独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词人对友人陈令举离别情思的开导之语。“七夕节”以美好的情感愿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唯美的人文意境、通俗的话语表达,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代代相传。并在时代发展变迁中继古开今、不断延展,成为中国传统爱情主题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向记者表示,文化产生于交流和碰撞,七夕文化价值体现非常重要的“地点文化”,其核心在于它的地域条件的具体性、指定性、确定性、科学性,这是产生文化交流、互动的法宝,是其他传统节日所无法替代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以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七夕节是社会产物,是为人服务的,同时又是人所创造的。梁卫国表示,七夕节既要发挥满足社会特有的文化需要的价值,也要结合新时代背景和新时代特征,发挥现代人创造生活的功能。新时代,我们更要深入研究阐释“七夕节”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七夕文化的创新传承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步入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信息时代。七夕节作为农耕时代重要的文化创造,亟须与新时代融合、创新与发展。早在多年前,就引发学术界多次研讨。202010月,全国第四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召开,与会学者呼吁,牛郎织女传说作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在探索保护与传承模式,在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对于传承七夕文化而言,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走七夕节数字化道路,可以让数字技术源源不断为七夕文化产业赋能。同时,七夕文化也为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更广阔空间。梁卫国认为,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七夕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可以为数字化文化消费带来新的场景。比如,可以将七夕文化融入音乐会、歌剧、话剧、戏曲、舞台艺术电影等多种门类数字化创作。提取七夕文化的元素、符号和标识,关联到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等不同领域,从而全景式呈现七夕文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七夕文化亟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与发展传统节日,要唤起青年人对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热情,让他们在传统节日中领略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更让他们以喜爱的方式去感受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的魅力。乞巧的内涵,手工的实践都可以作为七夕文化创新点。王杰认为,全球化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培养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感受这种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在感叹中国人爱情伟大之时,也能领会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钟义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齐泽垚)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www.bbbfeiibyy.cn)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资讯获取与信息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多元化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bbbfeiibyy.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
试看30秒做受小视频| 羞羞小说在线阅读页面免费入口页面秋蝉破解| 红色av社区|